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东省汕头市2025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2025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4-11-27 来源:梧忧教育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发表议论,不论在传统的叙事文类中,还是在现代小说里,都是作者(故事讲述者)的天然权利。议论和叙事,两者相辅相成,是小说和故事重要的结缔组织。议论的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议论代表了作者或叙事代言人的声音,寻求与读者(听众)进行直接的交流;有时,发表议论的,是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不同人物对事件的看法,在文本中构成复杂的对话关系;当然,议论的运用,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改变或调节叙事节奏;诸如此类。不管怎么说,议论的使用,或许与小说或故事本身一样古老,同时,经过一系列改头换面的乔装打扮,一直延续至今。

②列夫·托尔斯泰如果想在写作中发表议论的话,往往会随时中断引人入胜的故事,并将它遥遥无期地搁置起来。他似乎并不在乎读者对这种突兀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在《战争与和平》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巴尔扎克的做法也差不多。似乎伟大作家的标志之一,就是拥有随时发表议论的特权。就算你知道巴尔扎克在小说的某处要展开洋洋洒洒的议论了,就算你对作家的这种做法感到很不耐烦,在一般情况下,19世纪的读者还是会立刻被他博学、风趣、睿智的议论文字吸引住,不太舍得“跳读”。

③不过,不知从何时开始,议论,甚至包括与议论直接相关的“讲述”和“概要叙事”,都成了小说写作的禁忌。作家们被告知,最好不要在作品中发表什么议论,而应该将议论所要呈现的内容通过人物的行为,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伴随着对列夫·托尔斯泰以及巴尔扎克几乎众口一词的批评,议论最小化成了现代小说的某种“金科玉律”。比如说,在小说中做出“包法利夫人走向了壁炉”这样的暗示,要比直接交代“包法利夫人感觉有些冷”,显得更为“高级”。久而久之,当代小说形成了某种不成文的箴规:“场景叙事”总要比“概要叙事”好;“显示”总要比“讲述”好;通过人物行动来显示意义,总要比直接付诸议论和交代好。简单来说,若非不得已,作者最好不要在作品中发表什么议论。

④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议论在传统文类和古典小说中十分常见,这是因为在传统叙事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习惯于某种“专断的声音”。议论所代表的,通常都是无所不知的作者的声音——作者或故事的讲述者,总是喜欢直接评论事件,臧否人物,对读者进行指教和劝谕。而到了现代小说中,随着“作者声音”的逐步退出渐成风尚,议论的式微或消失,就成了文学叙事进化或进步的标志性事件。这种看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我们进而认为现代小说完全排斥议论,或者说,议论最小化是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则不符合文学史的基本常识,因而是根本错误的。

⑤议论的使用,在现代小说中并未衰歇,甚至,通过一些或显或晦的修辞转换,议论的作用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我认为,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⑥第一,包括观念、意见、价值立场、情绪化的内心悸动在内的一系列话语,已经构成了当今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些话语包裹在一切事物之上,渗透进了人的行为之中。文学如果要描述这些事物,表现人的行为,就必须首先处理这些附着在事物或人的行为之上的话语,对它们展开分析,并建立不同话语之间的对话关系。否则,作家们或许根本无法抵达“事物”。

⑦第二,从18世纪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以来,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分裂和对抗日益严重,使得个人向内心退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造成了个人行动力的丧失以及自我意识的过剩。当代小说如果不去关注思想或意识问题,单纯通过个体的行为,已无法呈现他们的真实的生活状态。

⑧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的文学类型中,真的存在着“议论最小化”的小说,我想那一定是消费性的、用一个又一个悬念来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悬疑或侦探小说。而那些具有更高抱负的小说,总是在困难、复杂的沉思和思想辩证中,面对历史、现实和未来,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们如果不想用“取消议论”这一教条来束缚自己的手脚,掩盖自己的思想上的怠惰,或许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来思考议论的作用。

(摘编自格非《现代小说中的议论》)

材料二:

①“议论”在西方长篇小说中的功能是多样化的。或升华人物与事件的意义,或概括整部作品的价值,或加入作者的哲学与美学思想,或直接评论作品本身,或表现作者的政治、教育观念,或抨击时弊,或间离读者的情绪,如萨克雷在他的小说《名利场》中不断提醒读者:书中的人物是他制造的傀儡。

②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家是不爱在小说中发表议论的,甚至是摈弃小说中的“议论”成分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没有“议论”,或者说绝对没有如西方长篇小说中的那种“议论”。如果说有,就是用诗,如《三国》借用前人的诗来评论书中历史人物。严格地说,只有《红楼梦》第一回出现了作者。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是排除“议论”的纯小说。

③何以西方古典长篇小说多“议论”而中国的罕有呢?第一,与社会、文化发展有关。西方古典长篇小说到文艺复兴时多“议论”。这是因为社会发展了,文化进步了,作家的知识视野开阔了,作家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其小说也体现出这种变化。第二,受传统影响。西方有以“议论”入小说的传统,中国没有。中国小说严格与“经史子集”分家,不入“九流”,哲学家可以用“寓言”入著作,小说家绝不可以把哲学写入小说,这是由正统规定的。第三,也不妨说这种“分家”使中国古代小说家自觉地摈弃“议论”,中国古代小说家认识到它会削弱小说的可读性,而保持住“一气呵成”的纯小说的叙述气势。

(摘编自李万钧《关于议论与纯小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议论是小说和故事中重要的组成要素,其作用丰富多样;议论的使用由来已久,延续至今。

B. 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伟大作家往往在小说叙事中插入议论,曾遭到人们批评。

C. 议论最小化是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这种偏见是十分荒谬的,它违背了文学史基本常识。

D. 西方古典长篇小说多“议论”而中国的则罕有,根本原因是中国没有文艺复兴这样的运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场景叙事”比“概要叙事”好,“显示”比“讲述”好,这类当代小说创作的箴规未必公允,须辩证分析。

B. 当代读者并不喜欢小说中无所不知、专断的“作者声音”;因此,现代小说中议论的衰微乃至消失是必然的。

C. 那些凭借重重悬念而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悬疑、侦探小说,是“议论最小化”的小说,其创作思想抱负较低。

D.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属于排斥“议论”的纯小说,这是作家自身知识视野的偏狭与文化传统的桎梏决定的。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第三段分论点的一项是( )

A. 我职责是用生动的形象,而不是用议论来说明事物。(果戈理)

B. 福音书里的不要议论一语在艺术中是十分正确的:你叙述,描写,可不要议论。(列夫·托尔斯泰)

C. 不发表哲学议论的作家只不过是个工匠而已。(拉法格)

D. 小说之描写人物,当如镜中取影,妍媸好丑,令观者自知,最忌搀入作者论断。(黄人)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写作思路。

5. 《祝福》中有如下一段议论:“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这段议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1. D 2. A

3. C4.①第一、二段(起、承)提出问题:议论是小说作者的天然权利。

②第三、四段(转)分析问题:议论在现当代小说中式微。

③第五段至第七段(转)进一步分析问题:议论的使用在现代小说中并未衰歇,且分析原因。

④第八段(合)总结问题:倡议重新思考议论在小说中的作用。

5. ①以“我”(故事叙述者)的视角来评说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突出其被践踏的零余者,“玩物”的生存境遇。

②“我”的视角的评说和“我”对祥林嫂由同情怜悯到宽慰的心态的转变,能激发读者对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进行思考。

③“我”的议论调节了叙事结构,小说下文自然地倒叙起“祥林嫂”的故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D.“根本原因是中国没有文艺复兴这样的运动”错。根本原因不是中国没有文艺复兴这样的运动,而是“中国小说严格与‘经史子集’分家,不入‘九流’,哲学家可以用‘寓言’入著作,小说家绝不可以把哲学写入小说,这是由正统规定的。也不妨说这种‘分家’使中国古代小说家自觉地摈弃‘议论’,中国古代小说家认识到它会削弱小说的可读性,而保持住‘一气呵成’的纯小说的叙述气势”。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筛选辨析的能力。

B.“当代读者并不喜欢小说中无所不知、专断的‘作者声音’”于文无据,原文只说到“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议论在传统文类和古典小说中十分常见,这是因为在传统叙事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习惯于某种‘专断的声音’”;“因此,现代小说中议论的衰微乃至消失是必然的”不构成因果。

C.“其创作思想抱负较低”文中作者并未评价。从材料一末段“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的文学类型中,真的存在着‘议论最小化’的小说,我想那一定是消费性的、用一个又一个悬念来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悬疑或侦探小说”来看,只是一种假定性的论述,而不是肯定性、必然性的论断。

D.“作家自身知识视野的偏狭”无中生有。材料二虽然指出了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是纯小说,也从社会、文化发展和传统影响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西方古典长篇小说多议论而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则罕有的原因,但并未说是“作家自身知识视野……决定的”。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③段主要说“议论,甚至包括与议论直接相关的‘讲述’和‘概要叙事’,都成了小说写作的禁忌”,“作者最好不要在作品中发表什么议论”。

ABD三项都反对在小说中使用议论,这与材料一第三段的段旨,即议论是小说写作的禁忌相吻合,故排除这三项;

C.肯定了作家发表哲学议论的作用,是与材料一第三段的主旨相违背的,因此不能支持。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共八个自然段。

(1)根据第一段中“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发表议论,不论在传统的叙事文类中,还是在现代小说里,都是作者(故事讲述者)的天然权利。议论和叙事,两者相辅相成,是小说和故事重要的结缔组织”,和第二段中“列夫•托尔斯泰如果想在写作中发表议论的话,往往会随时中断引人入胜的故事,并将它遥遥无期地搁置起来……”可知,第一段先阐述议论是小说作者的天然权利,议论与叙事相辅相成,是小说重要构成要素,并在第二段中举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事例进行论证。

(2)根据第三段中“议论……都成了小说写作的禁忌……久而久之,当代小说形成了某种不成文的箴规”,和第四段中“……而到了现代小说中,随着‘作者声音’的逐步退出渐成风尚,议论的式微或消失,就成了文学叙事进化或进步的标志性事件。这种看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我们进而认为现代小说完全排斥议论,或者说,议论最小化是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则不符合文学史的基本常识,因而是根本错误的”可知,该段指出议论论为当代小说写作的“禁忌”,议论最小化成为现代小说的箴规,并揭示其原因,指出其片面性。

(3)根据第五段中“议论的使用,在现代小说中并未衰歇,甚至,通过一些或显或晦的修辞转换,议论的作用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我认为,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第六段中“第一,包括观念、意见、价值立场、情绪化的内心悸动在内的一系列话语,已经构成了当今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第七段中“第二,从18世纪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以来,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分裂和对抗日益严重,使得个人向内心退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造成了个人行动力的丧失以及自我意识的过剩”可知,该段阐明议论的使用在现代小说中并未衰歇,并借助修辞转换而得以强化;揭示造成这种趋势的成因。

(4)根据第八段中“我们如果不想用“取消议论”这一教条来束缚自己的手脚,掩盖自己的思想上的怠惰,或许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来思考议论的作用”可知,最后一段倡议重新思考议论在小说中的作用。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提供的观点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题干从《祝福》中的“我”的内心独白(即叙述者的议论)的作用角度设题,解答此类题型,须通读两则材料,找出其中有关小说中议论的作用的相关叙述,然后回归《祝福》这篇小说,结合题干中引述的这段议论,分析“我”发表这段议论的表达效果。

(1)根据材料一“有时,发表议论的,是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不同人物对事件的看法,在文本中构成复杂的对话关系”“议论所代表的,通常都是无所不知的作者的声音——作者或故事的讲述者,总是喜欢直接评论事件,臧否人物,对读者进行指教和劝谕”和“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分析,以“我”(故事叙述者)的视角来评说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突出其被践踏的零余者,“玩物”的生存境遇,引发读者同情、悲悯与反思。

(2)根据材料一中“有时,议论代表了作者或叙事代言人的声音,寻求与读者(听众)进行直接的交流”“议论的使用,在现代小说中并未衰歇,甚至,通过一些或显或晦的修辞转换,议论的作用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包括观念、意见、价值立场、情绪化的内心悸动在内的一系列话语,已经构成了当今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及“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分析,“我”对祥林嫂这样一个卑微生命在人世间的消失由同情怜悯到宽慰的心态的转变,能激发读者对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进行思考。

(3)根据材料一“议论的运用,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改变或调节叙事节奏”及“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我”的议论调节了叙事结构,小说下文自然地倒叙起“祥林嫂”的故事。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山

李锐

远处,山峰连着山峰,它们向上托举着,升,升,升,不知费了多大的劲,也不知受了多大的委屈,还是挣扎不过,只是默然地矗立着。崇山峻岭之中蜿蜒出一条清澈的小河,温柔着,劝说着,也许只有河流的温润才能理解大山的沉默。

太阳很好,草很好,牛们也很好。随着缓缓移动的脚步,和吃草时摆动的脖子,牛铃叮叮咚咚地响着,悠悠的,传得很远。

牛群越放越大,可是放牛人越过越孤单:妈死了,老婆死了,后来,儿子半路上也死了,只留下一个女儿和自己厮守着。可是,再后来,女儿也出嫁了。嫁女儿的时候他有些不舍,不舍可到底也嫁了。女儿一嫁,他的日子就好像是凝冻了一般:所剩下的只是放牛,只是独自一人每天呆呆地看着这些个山。

①猛地,有个东西白亮亮地刺进心里来:

昨天晚上,队长来找他,说他老了,说放牛的活儿苦重,说村里只有牛信【注】挣的工分最多,说队里打算换一个牛信,问他愿意不愿意。“不愿意!想端我的饭碗子哩!”心里这么想,嘴里却没这么说,只是笑笑,只是说:“我还能行哩。”送走队长,他提着马灯进了牛圈,看着反刍的牛们,两行老泪流下来,他问:“你们愿意吗?你们说我老吗?”牛们不说话,只把湿漉漉的眼睛恋恋地看着他。

放牛人靠着一棵歪脖子的橡树坐下来,掏出烟荷包用烟袋锅挖了一阵,自制烟末随着喷出来的青烟,发出一股臭味,可放牛人却有滋有味地享受着,透过眼前的青烟若有所思地看着山脚下那个熟悉的小山庄,他和牛们就是从那儿走出来的,村西头那三间石顶石墙的房子就是他的家,他一个人的家,只要他不回家,房顶上的那个烟筒就冷冷清清地永远不会冒出烟来。有一缕烟从嘴角挤到眼眶中来,泪水热辣辣地淹没了村子和家,揉揉眼,他把视线移向别处,可不觉中又恋恋地转了回来。

②村子里,管成家的门口挂了一只面箩,箩上缚着一条尺把长的红布条,鲜亮亮地透着刚得了儿子的喜气。黑小家年前死了老人,过年时用白纸写的对子还在乌黑的门框上贴着,字辨不出,纸还是白生生的。保成媳妇正朝院墙上搭被子,娃娃们又尿炕了。下地的人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走过村口的神树。鸡和狗的叫声像是隔了一层什么远远地传上来……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都是看过无数遍的,可他觉得总没有把它们看透,自从女儿出了嫁,他就觉得这一切都和自己远远地隔了一层,倒是和牛们越来越亲近了。那头牤牛,就是儿子死的那一年出生的,不知怎么的,他总觉得这牤牛的眼神像自己的儿子。

河曲曲折折地绕着,不知道要流淌到什么地方。牛群在山坡上散散漫漫地走着,长长的尾巴在周身上下不时地甩打,轰赶着围上来的虻蝇。长舌头在肥嫩的青草丛里卷来卷去,③吃到酣畅处白白的口涎就顺着嘴角长长地垂下来,在明媚的阳光中拉出一道闪闪发光的弧线。或许是猛然间回忆起什么遥远的往事,它们就会中断了香甜的咀嚼从青草中抬起头来,黑而大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群山。

放牛人自信地在橡树下坐着,在山坡上,在身边的这一群当中,他已经享受惯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他是它们的中心,它们是他的依靠,可是今天这自信中却夹进了一些惶恐:我真的就老得不中用了吗?工分多那是我雪里雨里挣下的,这也叫人眼红吗?嫌多,我宁愿减工分。可队长说话时的口气分明是冷冷的,是不容商量的。他只会笑笑,只能服从的,他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服从。不由得,他又想起撒手而去的老婆,半路而去的儿子,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嫁出去的女儿来。

山还是一如既往地沉默着,木然着,永远不会和昨天有什么不同,也永远不会和明天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人老了。放牛人细细地思量着:甩石头用的小锨已经磨得只剩下半个,若是换人,得叫队里到河底镇再去打一把新的来;下雨天上山穿的毛腿,已经防不住水了,若是换人,得叫队里再出羊毛,再纺线,重新织一副;水壶是自己预备的;再剩下的就是牛们了,跟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禀性,不在一块过日子谁也摸不清,心疼不心疼得看各人的良心……这么想着,那惜别的凄凉又涌了上来,好像是自己要咽气了,好像自己在给儿女们一件一件地安排后事。不懂事的牛们安闲地吃着草,它们不知道,队长昨晚上来过,也许明天,也许后天,带它们上山的人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到那时就会是另外一个人,站在山坡上看山脚下的村子,看这些石顶石墙的房子,看这些扛锄下地的人们。

他心里昏昏沉沉的,④太阳很暖和,慢慢地,坐在橡树下的放牛人睡着了,一缕口水从嘴角上耷拉下来。恍惚之中,他看见自己回到了村西头那间冷清的石房里,石房里忽然热闹起来,牛们不离左右地簇拥着,口口声声叫他队长,他坐在炕头上颐指气使地分派着:牤牛你去泉上担水,黑眼窝给我烧汤做饭,长耳朵和独角去拉土垫圈。它们都是只会服从,只会笑,没有谁不听话的。他很满意,朗声问道:

“我老吗?”

“不老。不老。”

牛们都说,都笑。

可他还是老了。白胡子长了老长老长,想死,可又没有病,就走到半山这棵歪脖子橡树底下,拴上一根牵牛用的麻绳,往脖子上一套,两脚悬空,死了。牛们都围上来哭,牤牛哭得最凶,他睁开眼劝牛们:

“不用哭,我想死。这石顶石墙的房子我一个人住够了。山根底下这个村子我天天看,看透了。”

牤牛说:“我跟你一块走!”

牛们都围上来:“我们也跟你一块走!”半山里大家哭作一团,哭得肝肠寸断。他被哭得心软了:“我不死了,咱们还是都活着吧……”哭着,说着,放牛人醒过来,伸手一摸,脸上湿湿的。黑眼窝下的那只牛犊子正凑在脸前头,伸着舌头舔他的脸。他不动,任那牛犊去舔。

太阳很暖和。

【注】牛信:放牛的人。

一九八八年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头部分通过描写矗立的大山和蜿蜒的河流,暗示着放牛人无人理解的孤独与痛苦,只能与牛群为伴。

B. 队长劝说放牛人放弃繁重的放牛工作,队里打算再换一个牛信,这使本来就饱经苦难的放牛人内心充满苦痛和忧伤。

C. 放牛人靠着橡树,望向山脚,看着村西头自己的那三间石顶石墙的房子,想起昨日队长的到访,此刻泪水热辣辣地流出来,恋恋不舍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D. 放牛人像往日一样自信地在橡树下坐着,可是今天的自信夹进了一些惶恐,这种惶恐正是放牛人卑微服从性格的体现。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的“刺”字写出了“队长换牛信”这件事对放牛人影响很大,也暗示了他对队长的怨恨,因为放牛已然成为放牛人单调且孤独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B. 句子②运用质朴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生活场景,这和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意境与情感表述一致。

C. 句子③巧用比喻,将牛嘴角的口涎比喻成闪闪发光的弧线,形象生动地写出牛在草地上吃草时的悠闲惬意。

D. 句子④属于环境描写,太阳的“暖和”与“心里昏沉沉”相对,反衬出人物内心的痛苦,表现了人物命运的悲惨。

8. 文章结尾的梦境中,牛化成人围在放牛人身边,《促织》中成名之子魂化促织,二者的写法虽都荒诞离奇,但作者的写作意图却有所不同。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9. “《看山》中对人性的赞美隐藏于悲剧的人生底色之下,同时小说没有激烈的外在矛盾冲突,而是在平衡稳定的小说秩序中流露出作者的悲悯和反思。”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6. C 7. D

8. ①《看山》中的梦境更侧重于人物心理呈现与转变。牛化成人的梦境描写是放牛人对现实的理想化呈现,侧面反映放牛人无法摆脱苦难现实的无奈,同时也推动人物内心由凄凉转向释怀。

②《促织》中的异化隐喻文章主旨。蟋蟀价值连城,相比之下,人贱如草芥,魂化促织这种荒诞处理旨在批判黑暗社会对人压迫的现实。

9. ①小说赞扬了放牛人虽饱受苦难仍葆有善良坚韧的美好品质。他即将离开牛群却依然操心着放牛的事情;在经历种种苦难后,虽内心凄惨,但最终仍选择坚强面对。

②淡化情节,小说主要通过对放牛人心理与大山环境的描写来展开故事情节,没有太多直接的矛盾冲突。

③内心冲突的自生自灭使小说秩序趋于平衡稳定,(放牛人由“自信”到“惶恐”再到思量走后安排)放牛的内心冲突在自我接受中消解;(从痛苦寻死到“咱们还是都活着吧”)内心的矛盾在牛群抚慰下释怀。(实际上这片古老大地也正是在矛盾的自生自灭中维系着心理的平衡和秩序平衡)

④透过这种平衡,作者寄寓了对世代扎根土地农民生存和精神困境的悲悯,也反思了大山中人们自我催眠,逆来顺受的文化心理。

【解析】

【导语】《看山》通过放牛人孤独而悲苦的生活描绘,揭示了人生的无奈与命运的沉重。作者李锐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自然环境,将大山的沉默与河流的温柔对比,象征着放牛人内心的矛盾与孤寂。通过放牛人与牛群的互动,展现出他在失去家庭依靠后的坚守与渴望。他对生活的隐忍与不舍突出人性的柔韧和依恋,在日常平淡中渗透出对人生的深切反思与悲悯。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想起昨日队长的到访”错误,“有一缕烟从嘴角挤到眼眶中来,泪水热辣辣地淹没了村子和家……”中“泪水热辣辣地淹没了村子和家”指的是放牛人看到村子和家时的情感流露,是一种对“凝冻”生活状态的痛苦和对现状、过往挚爱与生活的怀念。由此可知“此刻泪水热辣辣地流出来”不是因为“想起昨日队长的到访”。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A .“暗示了他对队长的怨恨”错,句子①中的“刺”字写出了“队长换牛信”对放牛人的巨大冲击,依据“心里这么想,嘴里却没这么说,只是笑笑,……两行老泪流下来”可知但并未暗示他对队长的怨恨,反而更多地表现了放牛人对自己未来的惶恐,无奈而悲伤。

B .“意境和情感表述一致”错,《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陶渊明归隐的喜悦之情,《归园田居》更多表现出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而依据“可他觉得总没有把它们看透”可知文中句子②则多了一种隔阂感,放牛人感到对应家庭和社会的疏离。

C .“口涎”与“弧线”不构成比喻,写口涎“在明媚的阳光中拉出一道闪闪发光的弧线”只是客观描写。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①在《看山》中,放牛人因孤独而与牛群相依为命,梦境中牛化成人,描写的是放牛人对现实的理想化呈现,体现了他对牛群的深厚感情及内心依赖,同时潜藏着对现实生活孤独的刺痛之感,因此是更侧重于人物心理呈现与转变。梦中牛说放牛人“不老”,反映了他希望自己仍有能力、仍被需要的愿望,侧面反映放牛人无法摆脱苦难现实的无奈;最终他醒来时牛犊子在舔他,这种人兽间的温暖亲密,进一步强调了他情感的寄托和孤独本质,同时也推动人物内心由凄凉转向释怀。

②在《促织》中,成名之子化为促织,蟋蟀价值连城,相比之下,人贱如草芥,这种写法让人物融入幻想世界,增强了故事的神秘感与魔幻色彩,传达某种超现实主义风格中反映的生命渴望与灵魂挣扎,旨在批判黑暗社会对人压迫的现实,呈现出更深层的人与自然与命运之间的较量。

二者虽都通过奇异的手法引申主题,但实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内心情感寄托,后者凸显一种幻想与自由的渴求。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审美特征和艺术特色的解读能力。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文章以一种平静的叙述方式勾勒出放牛人悲惨而又温情的人生图景,从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人生、对人性的思考和同情。

①依据“妈死了,老婆死了,后来,儿子半路上也死了,只留下一个女儿和自己厮守着。可是,再后来,女儿也出嫁了。……所剩下的只是放牛”可知小说中放牛人饱受苦难,如妻儿相继离世,女儿出嫁后的孤独,这些都是一种人生的悲剧底色。尽管如此,依据“再剩下的就是牛们了,跟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禀性,不在一块过日子谁也摸不清,心疼不心疼得看各人的良心”可知放牛人对生活仍保持一种淡然和坚韧,他即将离开牛群却依然操心着放牛的事情,这就是人性中的光辉。

②小说没有通过激烈的冲突来推动情节,即淡化情节,只是写队长告诉放牛人可能会换人,然后侧重写放牛人的感受,如“猛地,有个东西白亮亮地刺进心里来”,还有对村子的环境描写,如“村子里,管成家的门口挂了一只面箩……鸡和狗的叫声像是隔了一层什么远远地传上来”“河曲曲折折地绕着……”等来展开故事情节,没有太多直接的矛盾冲突。

③内心冲突的自生自灭使小说秩序趋于平衡稳定,如当队长劝放牛人这个情节,“放牛人自信地在橡树下坐着,在山坡上,在身边的这一群当中,他已经享受惯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他是它们的中心,它们是他的依靠,可是今天这自信中却夹进了一些惶恐”“放牛人细细地思量着:甩石头用的小锨已经磨得只剩下半个,若是换人,得叫队里到河底镇再去打一把新的来……跟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禀性,不在一块过日子谁也摸不清,心疼不心疼得看各人的良心……”可知放牛人由“自信”到“惶恐”再到思量走后安排,并没有直接表现出强烈的对抗,而是采用一种淡淡的笔调,显示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内心冲突在自我接受中消解;从痛苦寻死到“咱们还是都活着吧”内心的矛盾在牛群抚慰下释怀。

④透过这种平衡,放牛人的命运体现了小人物的无奈与无力,他的善良与孤独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通过他的经历,传达出对底层人物的不幸命运的同情与对生活现状的深刻反思,作者寄寓了对世代扎根土地的农民生存和精神困境的悲悯,也反思了大山中人们自我催眠,逆来顺受的文化心理。这种悲悯与反思是在叙事的平静中流露出来的,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治国之道,所养有二:一曰养德,二曰养力。养德者,养名高之人,以示能敬贤;养力者,养气力之士,以明能用兵。此所谓文武张设,德力具足者也,事或可以德怀,或可以力摧。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慕德者不战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却。徐偃王修行仁义陆地朝者三十二国强楚闻之举兵而灭之。此有德守,无力备者也。夫德不可独任以治国,力不可直任以御敌也。韩子之术不养德,偃王之操不任力。二者偏驳,各有不足。偃王有无力之祸,知韩子必有无德之患。凡人禀性也,清浊贪廉,各有操行,犹草木异质,不可复变易也。狂谲、华士不仕于齐,犹段干木不仕于魏矣。性行清廉,不贪富贵,非时疾世,义不苟仕,虽不诛此人,此人行不可随也。太公诛之,韩子是之,是谓人无性行,草木无质也。太公诛二子,使齐有二子之类,必不为二子见诛之故,不清其身;使无二子之类,虽养之,终无其化。清廉之行,人所不能为也。夫人所不能为,养使为之,不能使劝;人所能为,诛以禁之,不能使止。然则太公诛二子,无益于化,空杀无辜之民。赏无功,杀无辜,韩子所非也。太公杀无辜,韩子是之,以韩子之术杀无辜也。

(节选自《论衡·非韩篇》,有删改)

材料二:

昔徐偃王以仁义朝天下。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知仁义而不知世变者也。夫徐偃王为义而灭,燕子哙行仁而亡,哀公好儒而削,代君为墨而残。灭亡削残,暴乱之所致也,而四君独以仁义儒墨而亡者,遭时之务异也。非仁义儒墨不行,非其世而用之,则为之禽矣。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有删改)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徐偃王修行A仁义B陆地C朝者D三十二国E强F楚闻之G举兵H而灭之。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以德自立”与《六国论》中“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的“以”用法相同。

B. 操,意为“操持、拿着”,与《鸿门宴》“大王来何操?”中的“操”词义相同。

C. “义不苟仕”中的“义”与《师说》“吾师道也”中的“师”用法相同。

D. 是,意为“认为正确”,与《答司马谏议书》“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中的“是”词义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治国要培养德操以示敬重贤人,要培植武力以表明能够用兵打仗,二者对国家治理都很重要。

B. 材料一认为清高廉洁是人的天性,姜太公诛杀二人对于教化百姓没有好处,白白杀死了无罪的人。

C. 材料二中王孙厉认为强国对付弱国就像虎之啖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楚国现在不伐徐将来会反受其害。

D. 材料二中四位君主施行仁义儒墨最终却招致灭亡削残,原因就在于他们未安民心,致使百姓暴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公诛二子,使齐有二子之类,必不为二子见诛之故,不清其身。

(2)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

14. 两则材料都涉及徐偃王被讨伐之事,但以此论证观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0.BEG

11. B12. D

13. (1)姜太公杀了二人,假使齐国还有像他俩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因为他俩被杀的缘故,就不保持自身的清高。

(2)况且奉行文治却不能实现德政,奉行武道却又不能使用自己的武力,祸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14. ①材料一为了论证治国之道需德力兼备的观点。(或:有德行而没有武力准备的人,不能担负治理国家的任务;从徐偃王忽视武力而遭祸,来证明韩非一定会因忽视德操而受害。)②材料二为了论证施行仁义要符合时势。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都探讨了治国之道与权力运用的问题。材料一强调德与力的平衡,认为德不能独自治国,而力也不能仅仅用于御敌,主张德力兼备。材料二则指出,徐偃王因为只坚持仁义而被灭,暗示仅依赖仁义不及时应变,难以长久维持国家。两者都以徐偃王之事为例,揭示了治国策略中单一依靠某一方面的危险性,最终传达出治国需权衡时势与策略的复杂局面。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徐偃王修习和实行仁义,各地来朝见的有三十二个国家,强大的楚国听说这件事,就发兵灭掉了它。

“修行仁义”是动宾短语,“仁义”是“修行”的宾语,故在B处断句;

“陆地”是“朝者”的定语,中间不断开;“三十二国”是“朝者”的后置定语,故在E处断句;

“强”是“楚”的定语,故中间不断开,“闻之”是“强楚”的动宾,句子成分完整,故在G处断句。

故选B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都是“用,凭借”的意思。句意:外部要用德操来树立自己。/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赏给天下的谋臣。

B.“词义相同”错误。操守,品德,德行;/操持,拿着。句意:徐偃王的德行不能完备武力。/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C.正确。都是名词作动词。“义”,坚持主张;/“师”,学习。句意:要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我学习的是道啊!

D.正确。句意:韩非认为是对的。/认定做得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原因就在于他们未安民心,遭到百姓暴动”错误。根据原文“遭时之务异也”“非其世而用之”可知,这四位君主不知道世道已经变化,他们在不适用的世道施行仁义,从而招致灭亡。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类”,这样的人;“见诛”,被杀;“清”,使……清白,保持清白。

(2)“达”,达到,实现;“任”,使用;“焉”,于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①材料一中开头即提出“治国之道,所养有二:一曰养德,二曰养力”的观点,即治国之道需要德力兼备。用徐偃王被讨伐的例子,强调“有德守,无力备者”“德不可独任以治国”的道理,强调只有德行,没有武力不足以治天下;作者又认为徐偃王和韩子的做法“各有不足”,从而推测“韩子必有无德之患”,认为只重武力不重德行,也会有灾祸,从而得出“治国不仅要注重德行,还要重视武力。”

②材料二认为徐偃王等四位君主不知道世道已经变化,他们在不适用的世道施行仁义,最终招致灭亡,以此来论证施行仁义要符合时势。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治理国家的办法,所积蓄的东西有两个:一叫培养德操,二叫培植武力。培养德操,就是供养名望极高的人,以表示能敬重贤人:培植武力,就是供养力大的人,以表明能用兵打仗。这就是所说的文武都采用,德操武力都具备,战事或者可以用高尚德操来感化,或者可以用强大武力来征服。外部要用德操来树立自己,内部要用武力来装备自己:仰慕高尚德操的人可以不战而折服,诋毁德操的人由于害怕强大的军队而退却。徐偃王修习和实行仁义,各地来朝见的有三十二个国家,强大的楚国听说这件事,就发兵灭掉了它。这是有德行,而没有武力准备的人。可见,德行不可能单独担负治理国家的任务,武力也不可能单独完成抵抗敌人的任务。韩非的政治主张不能培养德操,徐偃王的德行不能完备武力。他们二人都片面,各有不足。从徐偃王忽视武力而遭祸,就能知道韩非一定会因忽视德操而受害。凡是人都禀受天性,清高、污浊、贪婪、廉洁,各有各的操行,就像草木各有各的本质,不能再改变一样。狂谲、华士不肯在齐国做官,就像段干木不肯在魏国做官一样。他们天生品行清高廉洁,不贪图富贵,并非是当时痛恨社会,要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肯随便做官,即使不杀这些人,这些人的品行也是不可能效法的。姜太公杀了他俩,韩非认为是对的,这是认为人没有(固定不变)的品行,草木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姜太公杀了他俩,假使齐国还有像他俩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因为他俩被杀的缘故,就不保持自身的清高;假使没有他俩这样的人,虽然供养他们,他们的品行终究不会感化别人。因为清高廉洁的品行,是人通过努力不能做到的。人通过努力不能做到清高廉洁,那么即使供养他们让他们努力去做,也不可能使他们得到鼓励而做到;如果人通过努力能够做到清高廉洁,用杀人的办法来禁止他们,是不可能使人们停止这种努力的。既然这样,那么姜太公杀他俩,对于教化百姓没有好处,白白地杀死了没有罪的人。赞赏没有功绩的人,杀死没有罪过的人,这是韩非不对。姜太公杀无辜,韩非表示赞同,这样说来,是用韩非的政治主张杀死无罪的人了。

材料二:

从前徐偃王凭借仁义使天下朝见。王孙厉对楚庄王说:“君王(如果)不讨伐徐国,我们反过来就要去朝拜他了。”庄王说:“徐偃王是位有道之君,他喜欢施行仁义,我们不好讨伐他。”王孙厉就接着说:“大国对付小国,强国对付弱国,这就如同用石击卵,虎吃猪一样,大王有什么好犹豫的?再说实施文治却不能实现德政,奉行武道却又不能使用武力,那么祸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听了这席话)文王说:“好。”就发兵攻打徐国,很快将徐国消灭了。这样,徐偃王就成为一个只知实施仁义却不知世道已变的人了。徐偃王因为施仁义而被灭亡,燕王哙因为行仁义而被削弱,鲁哀公因为好儒学而被削弱,代国君因为奉行墨学而遭害。这灭、亡、削、残一般说来都是由于暴虐才会招致,而这四位君主却因施行仁义儒墨而招致灭亡,原因就在于他们遭逢的时势不同。并不是讲仁义儒墨不好,只是说世道已经变化再去实施推行,就会因此受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沉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开头刻画了一位孤独惆怅、浪迹天涯的游子形象。

B. “霜花”句兼含比喻和对比手法,凸显词人心中的孤寂痛苦。

C. 词末用典,与全词所写景、情、事紧密契合,并无生僻之感。

D. 从词的标题和内容来看,这首词既慨叹自身,亦思慕友人。

16. 在中国古代诗文中,“秋”乃常见题材,“雁”是频出意象。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句中的情景关系。

【答案】15. B 16. 本句写秋意在雨中青山里呈现,一只孤雁在暮霭中飞去的景色。秋景烘托了作者与友人相聚又离别的感伤之情,孤雁形象表达自己飘零天涯的身世之慨。情景交融,意蕴深长。

【解析】

【导语】《玉楼春·和吴见山韵》以独倚阑干的游子形象开篇,渲染出一种孤独与惆怅。词中通过“霜花”与“春颜色”的对比,蕴含着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哀伤,凸显景中含情。雁随云急、更增添秋季离别的悲凉气氛,巧用景物传递思念和孤独。最后,用典“鲛绡和泪织”深化情感,表现出词人心中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词情景交融,意蕴深长。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兼含比喻……手法”错误。“霜花”这里指秋菊,百花凋零,惟有那秋菊逞强,显示出些许春天般的缤纷色彩,这是拟人;此句确实有对比,通过“霜花”与“春颜色”的对比,蕴含着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哀伤,凸显景中含情。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情景关系的能力。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这句诗中,首先从景的角度来看,描绘了秋雨之中千山一片青翠,暮色里一只孤雁随着云朵快速飞去的画面。这一秋景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从情的角度,秋景往往容易引发人的感伤之情,作者与友人相聚后又离别,这种离情别绪在秋景的烘托下更加浓郁。而孤雁这一意象,通常象征着孤独、漂泊,它表达了作者飘零天涯的身世之慨,也暗示了作者如同孤雁一般的孤独寂寞之感。

此句景与情相互交融,使诗句更具感染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面这段话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中鼓励弟子多读《诗经》,在他看来,《诗经》具有兴观群怨的作用,读者还能通过阅读《诗经》“_________”,来认识自然万物,开拓眼界。

(2)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时代到现在,一首又一首诗歌融入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生长的养分。诗词以其独特力量,感化我们的内心,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以鱼、鸟为比,“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无数人追求恬淡生活的心声;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发了后人对人类存在和时间起点的哲学思考。

(3)诗词可谓中华文化之根,想要中华文化常青,我们就应如《谏太宗十思疏》所言,需“_________”。让我们一起读诗、背诗吧,诗词虽是当年明月,但总有一首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等待着现在的我们,照亮心灵的归路。

【答案】 ①.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②. 羁鸟恋旧林 ③. 池鱼思故渊 ④. 江畔何人初见月 ⑤. 江月何年初照人 ⑥. (必)固其根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羁”“渊”“畔”。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言谈间本该(A )的话,再三斟酌下还是铺垫了好几句。“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绝没有别的意思”“退一万步讲”等一番限定与修饰下来,交流的畅快也急转直下。

额外的限定语,事实上起到的是补充与解释的作用。“甲 ”,往往隐含着“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我们不妨再讨论一下”的意味;“ 乙 ”,经常作为“接下来我要开始陈述观点了”的开场白;“ 丙 ”, 丁 。这些“限定语”或许都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语义指向,但一般都能起到缓和与留有余地的交流效果,就像是一种语言的润滑剂,让聊的天不至于生硬尴尬,让说的话不至于“掉在地上”。

如此(B ),图个啥?反复纠结的社交“套话”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不少人心里直犯嘀咕:一句无心之语,会不会冒犯到身边的同事、朋友和家人?脱口而出的心里话、张口就来的口头禅,是不是暴露了自己的“粗鲁”?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怕被误解,怕惹是非,怕生嫌隙,自然也就会在铺垫和说明上多此一“句”。结果就是,交流变得索然无味,理解变得无比奢侈。难怪有人总结现在聊天的套路:打破尴尬,用“哈哈哈”;表达开心,用“哈哈哈”;不知如何回复,也用“哈哈哈”。其实,是不是真的想“哈哈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不太会让人出错”。

言谈间限定语越来越多,①目的旨在彼此能够避免误会、获得认同。②纵观现代人的社交网络,③坚强与脆弱、独立与依赖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④这些情感与思绪的交织,⑤许多人只好在言语中采取“试探”的策略,⑥为自己提前圈定了一个语言的“紧箍儿”,⑦不求“动人”,但求“不得罪人”。

18. 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多次使用引号,下列选项中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这些“限定语”或许都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语义指向,但一般都能起到缓和与留有余地的交流效果。

B. 让聊的天不至于生硬尴尬,让说的话不至于“掉在地上”。

C. 反复纠结的社交“套话”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

D. 脱口而出的心里话、张口就来的口头禅,是不是暴露了自己的“粗鲁”?

20. 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用‘哈哈哈’来打破尴尬、表达开心和应对不知如何回复时的窘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2. 第二段的举例论证不完整,请将第一段中加着重号的三个限定语填入甲、乙、丙三处,并在丁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丁处不超过18个字。

【答案】18.A.不吐不快 B.小心翼翼 19. B

20. ①修改为:“旨在彼此能够避免误会、获得认同”或“目的是彼此能够避免误会、获得认同”;

⑤修改为“使许多人只好在言语中采取‘试探’的策略”

21. ①改句比较普通,原句使用短句,构成排比,简洁明快,句式整齐,有气势;②原句将重点落在“用‘哈哈哈’”上,突出使用“哈哈哈”缓减尴尬频率之高和对缓减尴尬的重要作用,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22. 甲:退一万步讲

乙: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

丙:绝没有别的意思

丁:通常成了“你千万不要误会我”的代称‌‌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本该”表明此处和后文“再三斟酌”相反,指痛快地表达出来,可填“不吐不快”。不吐不快:不说出来就不痛快,形容非要说出来。

B.“如此”表明此处是总结上文说话的状态,结合“再三斟酌”“额外的限定语”可知指说话很小心,可填“小心翼翼”。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B. 表特殊含义。

其他各项都表强调。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句,“目的旨在”句式杂糅,删除“目的”或改为“目的是”。

⑤此处中途易辙,在“许多人”前面加“使”。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改句比较普通。原文是三个动宾短语+用“哈哈哈”句式的句子构成的排比句,且都是短句。排比句句式整齐,简洁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增强语势。

②原句将重点落在“用‘哈哈哈’”上,强调了“哈哈哈”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都是为避免缓解尴尬。突出现代人在社交中为了避免出错而使用这种方式的无奈,同时“哈哈哈”有缓减尴尬频率之高和对缓减尴尬的重要作用,更符合原文“聊天的套路”的逻辑。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和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退一万步讲”,是把某一种假设放到底限,先让步,再提议其它内容。结合语境,就是先算你说的是对的,即是“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我们不妨再讨论一下”的意味。填在甲处。

乙:“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可以表达对自己讲话的谦虚态度,表明自己将要讲话或者已经讲完,应填在乙处。

丙:则丙处就是剩下的“绝没有别的意思”。

丁:‌根据前文,此处是对额外的限定语的进一步解释。“‌没有别的意思”通常表示说话者希望对方不要误解其言外之意,或者强调所说内容并无其他隐含意图。对照前面“往往隐含着”“经常作为”的句式,此处可填:通常成了“你千万不要误会我”的代称‌‌。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论及“文字下乡”时提到,“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教授们的孩子日常并不在田野里跑惯,要分别草和虫,须费一番眼力,蚱蜢的保护色因之易于生效。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到处接触着字,这不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由此可知,环境既培养了人的能力,也限制了人的认知。

以上材料对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营造适宜环境,引导成长成才

乡下的孩子熟悉乡下的环境,教授们的孩子熟悉书房的环境。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相关论述告诉我们,营造适宜环境,引导孩子成长成才,是家庭和学校应该思考的问题。

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宋代,邵康节父子坐在院子里聊天,一个农夫隔着栅栏在院子里看了一圈,没说什么就走了。这时父亲便问儿子这个人在干什么的。儿子认为是小偷在摸底。父亲提示说,如果是小偷,为什么看见院里有人没有跑,反而围着院子看一圈呢?儿子若有所思,想到这是在找东西。当父亲再问找什么时,儿子自己竟然分析起来,看一圈就知道有没有,说明东西很大,而的做法值得称赞。他没有直接告诉儿子这个陌生人在干什么。而农夫家较大又会跑到别人家的东西,应该是牛。儿子的判断,得到了父亲的赞赏。而在整个过程中,父亲的引导很明显起了重要的作用。家长,尤其是懂得引导孩子的家长,真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特定的生活环境,是成长成才的摇篮,能够帮助们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包拯包青天,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成为千古奇谈。这与他幼年时的生活环境、父母的引导密不可分。包拯的父亲与知县交往密切,看到包拯天资聪颖,勤学好问,且对推理断案颇感兴趣,他便有意识地让包拯接触一些案件。在父亲的引导下,包拯学会了很多断案知识,掌握了为民除害的本领。成长的道路上,家庭的引导起着关键作用。真正明智的家长,一定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帮助孩子走上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适当突破环境的限制,努力调整人生的方向,能够让生命更加精彩。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陆羽突破了环境的限制,在自己不喜欢的寺院另辟蹊径,终有所成,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性格特点,结合他们的个性,营造适合他们的生活环境,才能引导他们成长成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试题材料引用《乡土中国》中的一段文字,费孝通论及教授的孩子与乡下孩子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能力,又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限制了各自的认知。

在立意行文时,考生需要讨论环境对于人能力培养正向促进作用,也要论及环境对人认知拓展的反向限制。面对此种情形,我们需要发挥其正向作用,突破其反向的限制,实现自我的更好发展。环境正面作用和反向限制都存在,比如“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篷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等,都在强调环境的重要性。此外孟母三千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的成长的重要作用。

在谈环境对人成长的的重要性时,或者谈要把乡村孩子从自然环境养成的自然生命本质优势,与城市孩子文字语言优势结合起来,那培养出来的人肯定更加具有优势,更能适应社会发展。

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立意要明确、具体,注意材料对“乡下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并无褒贬;文体没有限制,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等,但一定要清楚表达自己的“立意”。 如果选择议论文文体,在论证时要注意逻辑合理,例证贴切;要体现辩证性,思考全面,论述深入;还要联系当下实际,指出当代青年要正确看待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实现自我价值。

立意:

1.辩证看待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2.发挥环境正向作用,成就非凡人生。

3.突破环境的反向限制。

Top